昏倒羊 動漫 日月行館 HOLGA 美女家教 

紫色婚禮拉拉喜糖籃^^(婚禮小物)送客用
最近是結婚旺季
筱雅這幾天好忙喔
要趕很多籃子盤子喜糖簽名筆@@
總是覺得自己手不夠用了>"<
但是我在忙還是會寫日記
因為已經習慣了....
這組婚禮拉拉我已經出了三四組出去了
我自己本身也很喜歡
第一次作好的時候  自己都好捨不的寄出喔
因為我自己超愛的(哪有這種設計者阿 真是夠了)
這組是筱雅12/03號的新娘子需要的
期待與他面交
筱雅本身很愛面交
一方面可以交朋友
另一方面 面交我的作品比較不容易有所損傷...
所以要是有辦法跟筱雅面交的 我都會希望可以面交^^
祝福全部的新人都幸福 開心
我又要去忙囉!!!!!
婚拉拉喜糖籃^^
精緻的花束....
卡哇以的婚禮拉拉唷^^
簡單典雅的緞帶^^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建民 郭采潔 MLB 世足賽 2055災難預言 

薄酒萊今天全球同步開瓶
老公前幾天聽廣播
在討論薄酒萊...
不會喝酒的他居然也想買來嚐嚐@@.....
我跟他都不懂得品酒 要怎ㄇ分辨好壞阿>"<
今天吃完晚餐 就順道去附近賣酒的店家
她們今年有出四款薄酒萊
我們會挑這瓶
完全是因為我愛她的瓶身 是彩繪的喔
其他三瓶就像一般的紅酒的感覺  沒創意
老公叫我挑一瓶  那我當然是挑最特別的瓶身的囉
到了晚上開來喝了 說真的我也不董好喝不好喝
我跟老公都覺得很好入喉 不會不舒服 (好吧就當他是好喝的吧)
加上喝了酒真的 好舒服耶 渾身發熱哈!!!!
看來老公等等就醉了....
我還沒打完 他就說......老婆我要睡覺囉...
老公你也酒量也太.....遜了吧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JD 夏至 畢業典禮 美女市長 世足預測 

會跳倫巴的小約~~~真是太神奇囉
今天去了MONEY那裡看到以下影片真是太可愛了
影片區:http://www.youtube.com/watch?v=IZGrXSFIpP0&NR
這隻小約的舞姿太曼妙了啦
有興趣的格友快去點來看吧
超超超超超Q....
我家妹妹只會跳跳跳
不會跟他一樣扭屁屁 看來要好好調教一下囉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ASHI 瑪法達 美女間諜 猴硐 防曬 

【家有 囍事】游能顗?張崇蘭的結婚聚會
↓一進大門就被粉紅色系列的布置吸引,心中有一種甜蜜溫馨的感覺,同時也體會到父母對兒女的付出與關愛
↓門口擺一盆滿了生命的鮮花,迎接所有神家裡的親人和新郎的親朋好友,原來今天這些美麗的插花都是五區的淑芬姊妹的傑作
↓哇!我喜歡白版上的這幅話和畫,我喜歡今天整個布置的feel,簡單大方卻又隆重奧秘…
↓神家裡的囍事,弟兄姊妹以及親朋好有獻上滿滿的祝福
↓詩歌中說到:『雖然天地會改遷,雖然海枯石爛,主愛至終不消滅,主的愛歷久不變』,願我們的新郎 游能顗 先生早日得著主的愛…
↓是的!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偉大的爸爸,從你的身上我們感受到神的愛是何等超越浩大。集美麗與智慧於一身的媽媽,別人有的經歷妳也有,別人沒有的經歷妳也有,妳是宇宙中最豐富的人…
↓弟兄姊妹們擺上豐富的餐點,會後享用
↓曾經在一起配搭的弟兄姊妹,雖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聚會,神家裡的女兒結婚,大夥都回來共襄盛舉,熱切扶持
↓照過來,金秋姊妹和金紅小姐是不是長得很像呢?
↓不可思意,真是喜上加喜,今天的結婚聚會,有三位親朋好友受浸歸入主的名裡,這位是楊心筠姊妹
↓這位是許秋美姊妹
↓這位是蔡宜青姊妹
↓ 夫婦箴言(一) (二) 是長者們給這對新人的祝福與勉勵的話
我今天想送給這對新人的是這一段話:
一、不要彼此誤會,乃要彼此領會。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容忍,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西三13。)
二、不要彼此堅持,乃要彼此扶持。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傳四9,10。)
三、不要彼此要求,乃要彼此代求。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禱,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的祈求發動起來,是大有能力的。』(雅五16。)
四、不要彼此定罪,乃要彼此認罪。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十九11。)
五、不要彼此否定,乃要彼此肯定。
『末了的話,弟兄們,凡是真實的,凡是莊重的,凡是公義的,凡是純潔的,凡是可愛的,凡是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四8。)
六、不要彼此相害,乃要彼此相愛。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敗落;』(林前十三7;)
『愛是不加害與鄰舍的,所以愛乃是律法的完滿。』(羅十三10。)
七、不要彼此爭戰,乃要彼此稱讚。
摘自:如何在家中培養愛的氣氛,並叫愛增長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一展 KITTY 潮T 拉莉莎 洗車男 

【科學證明】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以經常分泌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也難怪科學研究會發現,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
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以經常分泌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因此比較不容易生病;一個悲觀而憤世嫉俗的人,他的神經系統不但會讓他老是使用負向思考的神經而變得愈來愈悲觀,而且在每天憤憤不平的時候,神經細胞又不斷地分泌會讓細胞凋亡的神經化學物質。所以,當人長期處於悲觀而憤怒的狀態時,可說是在慢性自殺。
在碩士班,曾選修一門神經化學的課程。當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科學上已經發現,人在正向、積極的思考與負向、消極思考時所使用的神經系統居然是相反的,而且是互相拮抗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思考是樂觀、祥和、感激、快樂 …時,人腦中的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會作用,而另一套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則不但不會作用,還被抑制住。相反的,當一個人心中充滿了仇恨、悲傷、沮喪、恐懼、妒嫉…時,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會被激發而作用,但是在此同時,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卻被完全抑制住了。
而且在科學上,早已發現神經系統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特徵:神經細胞在活動時是利用電傳導,並且喜歡走捷徑,所以被活化次數多的神經細胞會比活化次數少的更容易被啟動。直言之,即是「愈用愈發達,不用則退化」的現象。所以,一個愈樂觀的人,因為看待周遭的事情總是以正面的態度;時常心存感激,對於不公或不平的事件,也都不放在心上或是認為上天會幫助 …等等。可想而知,他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被活化的機率就比較高,而負面思考的神經系統卻會因為不常使用而退化了。
相反地,如果一個人都只看事情壞的一面,對待事物都是以挑剔、批判的態度面對,或是經常對環境感到懷疑、恐懼,那麼,他的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就會變得很發達。同時,時間久了之後,要想啟動他的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就相對的變得比較困難了。
神經傳導物質與健康另外,科學家們也都發現了,神經在傳導訊息時,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是利用神經傳導物質。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除了可以活化下一個神經細胞外,還會透過血液循環系統,影響著全身的細胞。然而,正向思考與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除了神經細胞本身就有差異之外,連它們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是不一樣的。
值得注意的是,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經過實驗證明,具有刺激細胞生長發育的化學物質,因此,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以經常分泌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也難怪科學研究會發現,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
而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分泌的神經化學物質,對身體內的細胞會有傷害作用。最近的醫學及科學上還發現到,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是相關聯的。甚至有科學家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了神經細胞與免疫球細胞相接觸的現象。所以,不難想像,當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分泌出能讓細胞生長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時,人體的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也會變得比較活躍,能再分化出更多健康的免疫細胞,對於外來的細菌或病毒當然也就比較有抵抗力,人也就比較不容易生病。甚至我們時常聽到的,一個癌症病人如果比較樂觀,通常癌症都比較容易痊癒。但是,一個悲觀的人就很難有這麼好的運氣,因為他的身體中的免疫系統被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影響下,很多免疫細胞早已死亡而不再具有保護作用了。
當然,一個普通的人,並不見得總是可以百分之百樂觀或總是百分之百悲觀。不過,如果能夠在愈多的時刻保持樂觀、祥和、喜悅、感恩的心情,避免憤恨、不滿、妒嫉、不安、懷疑的情緒,那麼,這個人的正向思考的神經就會時常被啟動,然後久而久之,身體就愈來愈健康,免疫系統愈來愈強健,當然也就愈來愈不容易生病。而且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也會愈來愈發達,想法就愈來愈樂觀積極,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最近幾年來,產生許多怪病,甚至有很多好幾年前就已經滅除的感染性疾病,都又再度發現。很可能就是因為現在的人心,早就不再像以往那麼真誠而善良了,所以,很多的疾病都因為自身的細胞不健康,而變得難以醫治。這就是為什麼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的理由。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TTY 公仔 洋基 熟女 曾雅妮 

【收藏】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是聖經中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但您是否知道,根據近來醫學的研究,這句話不僅是一句勸勉的話,更是一句千真萬確、符合科學證據的一句話呢?
 中國人很早就注意到心理可以影響到生理的現象,所以在中醫的處方中,很多藥方都是「身心兼顧」的。而近代西方醫學的發展,也發現很多病都是以「心身症」的形式來表現的:偏頭痛、心肌梗塞、胃潰瘍、腸躁症…等,每當情緒惡化時,病情也會加重;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緊張、焦慮,失眠的人比比皆是,因此,「心身症」更成為現代人「熱門」且「流行」的通病。
 近來醫學在腦神經方面的研究上有十分長足的進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核子醫學及精神醫學的發展),對大腦這個以往十分神祕的部分,逐漸解開了它神祕的面紗。研究中發現,大腦中除了數以億記的神經纖維彼此縱橫交錯外,神經纖維與神經纖維之間,更藉著十分複雜精密的神經傳導物質,彼此聯絡著訊息。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在大腦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多巴氨負責管理動作協調及思考運作,少了會得帕金森氏症,多了會得精神分裂症;腦內嗎啡有止痛及安定情緒的效果;而腦內也有正腎上腺素及血清氨素的荷爾蒙,缺乏的話,則會得到憂鬱症。
 在大腦中,有一個組織叫做杏仁核,它是推測 中的情緒中樞,因為在動物實驗或腦傷病人在切除杏仁核後,都會變得情緒呆板而沒有變化。在大腦中另有一個組織叫腦下垂體,它是全身的內分泌總管;在它上面,又有一個組織叫做下視丘,它是全身自律神經的中樞,體溫、飢餓或飽足中樞等,都是由它控制;而它和杏仁核及腦下垂體間,都有著神經高速公路聯繫著,所以當人肚子餓的時候會情緒不好,而當人生氣的時候,也會血中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而血壓上升。可見身體和心理(情緒)是互相影響著的。
 由上可知,透過腦神經彼此間的作用,及腦中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就將我們的身體和心理作用成一個整體,彼此是不能分割的。
 而在臨床上,醫生們也在嘗試著運用一些藥物來改善一些情緒的障礙,例如多年前曾轟動一時的「百憂解」(Prozac),在治療憂鬱症及焦慮症上,就有著神奇的效果;而傳統上用來治療憂鬱症的三環抗憂鬱劑,在治療一些身體症狀上,如:失眠、尿失禁、胃潰瘍及癌症或神經損傷的疼痛上,也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早在四千多年前,所羅門王就發現了這個事實:「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藉由現代醫學的發展,證明它不僅是一句勸人為善的話而已,當你的心態一直處在平安喜樂的光景中,透過腦神經及腦內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就能使您的身體處在一個和諧舒適的光景中,而「百病不侵」,甚或疾病「不藥而癒」。但問題就在為甚麼我們常求-喜樂的心而不可得呢?
 聖經告訴我們,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三章23節),人若有了神作他們的生命,本來應當是喜樂歡騰的,但人的先祖卻揀選了一個錯誤的生命,就是讓神仇敵撒但邪惡的生命,進到人的裏面,使整個人類都被構成為罪人:「我曉得在我裏面,就是在我的肉體之中,沒有良善住著。」(羅馬書七章18節),「藉著一人的悖逆,多人構成為罪人。」(羅馬書五章19節上),之後我們就在「過犯和罪惡」之中死了(以弗所書二章1節),不僅靈死了,心思背叛了,最後連身體都要死亡。而整個受造世界也服在虛空之下,受敗壞的奴役(羅馬書八章20,21節);難怪我們的心不喜樂,因外面常感虛空,裏面常有罪的重擔。人生的寫照,就是「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一章2節)「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詩篇九十篇9節)。
 難道我們的一生就是這樣憂憂愁愁、悲悲慘慘,直到下到陰間為止嗎?還是有甚麼拯救賜給我們,使我們能免去這樣悲慘的結局呢?「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叫一切信入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三章16節),這是神的恩典!將祂的愛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成為一個在肉體裏來的人,在人間生活了三十三年半,在祂人性的美德裏彰顯出神性的榮耀;之後,祂又為了我們的罪上到十字架上,在祂的死裏解決了人生一切消極的問題(罪、死、魔鬼、己、舊人、世界、肉體);然後在祂的復活裏,釋放出神那非受造而永遠的生命,使一切信入祂名的人,都能得著。這才解決了人生的問題,使人裏面不再有定罪,外面不再是虛空,而得著不滿足。
 朋友,您是否羡慕真實的平安嗎?您是否為一堆不知名的症狀所苦,渴望得著醫治呢?來吧!來到耶穌的跟前,告訴祂你心頭的渴望,並信靠祂有效的寶血;你將發現,你的人生,將有何等不同的大改變;以前不能喜樂的,現在能喜樂了;以前沒有平安的,現在有平安了;而您身體上許多的病痛,也將因此得著極大的醫治,甚而「不藥而癒」!您可以試試看!願神祝福您!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mes 溯溪 玩水 世足賽 8強 

【審判三問】惡人亨通?天然災禍?約伯遭災?
第一問:為什麼惡人仍享亨通?
神按著公義審判天下
首先我們該知道,神必須在人身上施行祂公義審判人,沒有人能逃脫神的審判。照著羅馬二章五至六節說,『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在神動怒並顯示祂公義審判的日子,積蓄忿怒。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行傳十七章三十一節告訴我們,神『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祂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從以上二處經文可知,萬物遲早要受主耶穌基督的審判。
審判有暫時的與終極的二方面
但神的審判分為「暫時的」與「終極的」二方面。有些審判是暫時的,如對所多瑪城的審判;有些是終極的,如在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關於這點,提前五章二十四節說,『有些人的罪是顯明的,先去受審判;也有些人的罪是隨後跟了去的。』有些人的罪早受神的審判,有些人的罪晚受神的審判。不論早或晚,神審判的時間乃在於祂的定規。
惡人亨通是暫時的
因為神的審判有些是暫時的,有些是終極的,所以有些人即使有罪且邪惡,卻亨通順遂一時。
第二問:自然災害是對特定犯罪人的審判嗎?
天然災害是因著人的墮落
有些人因著人的罪所帶來的咒詛,(創三17~18,)而受天然災害之苦。他們所遭受的,或許不是由於他們犯罪的行為。因著亞當犯罪墮落,咒詛就進來了,成為一種審判。按照羅馬八章二十至二十二節,『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並服在敗壞的奴役裏,『一同歎息,一同受生產之苦。』這也是一種審判。因著這審判,人即使沒有犯罪,有時也會遭受天然的災害。遭受颱風災害的人,並非都是因為犯罪的緣故。
遭受天然災害並不是因更有罪
如果我們一些突如其來的災禍聯於人所犯的罪,這樣的邏輯將有很多的反例。比方有的地方更為罪惡,卻沒有天災;有的地方卻因著地理環境因素天災頻傳。如此一來,神似乎變成選擇性辦案的神,將有違其公義。在路加福音十三章主耶穌提到二個例子:『就在那時,有幾個在場的人,將彼拉多把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報告耶穌。耶穌回答他們說,因著這些加利利人受這害,你們就以為他們比所有的加利利人更有罪麼?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從前西羅亞樓倒塌,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虧欠麼?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這二個例子,主耶穌都說他們受害並不是因著更有罪。若說是因著罪,主耶穌說,其實按著公義的審判,我們都要如此滅亡。主耶穌在馬太二十四章也提到,「到處」必有飢荒,地震。既說是到處,表示不是對特定犯罪的審判,而是給這世代的警告。
天然災害是對普世的警告。咒詛與審判
所以一般而言,天災不應解釋為神對於犯罪之人的審判,而是因著人墮落的結果,使地不再為人效力,反而長出荊棘與蒺藜。這是所有墮落的受造之物,是普世所共同承受的警告,咒詛與審判。
第三問:約伯遭禍是受神審判嗎?
約伯的朋友認為是神的審判
約伯和他三個朋友的辯論,主要是論到審判。他們推論約伯一定在某方面作錯了事;因此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乃是從神來的審判。他們可能也認為約伯的兒女是作了錯事,因著神的審判而死。
是剝奪不是審判
很明顯的,約伯和他的朋友沒有看見在神對付祂聖民的事上,神經綸積極的一面。那就是:神要剝奪不是審判祂的聖民,使祂得著他們,好叫他們更多得著祂。約伯的朋友認為約伯受苦乃是遭受神的審判。然而,約伯的受苦不是神的審判,而是神的剝奪。
不是因著有錯,而是神的經綸
你曾否想過,神常常作一些事來剝奪你?即使你沒有錯,突然某些事發生在你身上,神就用這些事來剝奪你。在我進到主的恢復以前,我的屬靈字典裏沒有『剝奪』一辭。我聽過審判、懲罰、懲治,但沒有聽過剝奪。我是從倪弟兄那裏聽到神的剝奪。
李常受弟兄說:今天在我們的屬靈字典裏,第一個辭該是『基督』,第二個辭該是『剝奪』。你得著了多少基督?我們有多少的基督,在於我們受了多少剝奪。我們越受神的剝奪,就越多得著基督。
神藉著剝奪帶來更多的分賜
神藉著祂的剝奪,將祂自己分賜到那些愛祂、尋求祂的人裏面。約伯失去一切所有的,但至終他得著神自己。神剝奪他的一切,好使神作他的一切,為要將他完全變化並模成神在祂兒子裏榮耀的形像。
參考:台灣福音書房,約伯記生命讀經第一篇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LGA 又沒叫你撿 松?大輔 2010 機車展 戲水 

【南投】初信成全vs60#咖啡的神聖羅曼史
坐在 60#caf'e的外院子,享受著整個咖啡館充滿從各地來的弟兄姊妹們的喜樂滿足且洋溢,享受著靈的交通、慈心、憐恤,享受著彼此訴說恩典、安慰和鼓勵,頓時一股濃濃的“幸福感”卻上心頭…
主阿,是的,因著蒙神恩,我成了我今天這個人,我竟然可以不用為明天憂慮吃甚麼穿甚麼披戴甚麼,我竟然可以揀選做“只要主喜歡有甚麼不可以”的事,我竟然可以不顧一切,好無後顧之憂的陪同小羊參加南投初信成全 ,我竟然可以安然坐在這享受三一神做我永份… 
在召會生活中,越過越能經歷當我們顧到主在地上的權益時,我們生活上一切的“所須”主就要上尖下流連搖帶按的加給我們了…
↓第七梯次的初信成全一共有11位參加(含小家銘)
↓這次惠麗姊妹出代價全程照顧小家銘,囑咐我好好陪戍珍姊妹進入信息課程
↓聚會末了,初信的弟兄姊妹們都很踴躍的上台分享
↓戍珍姊妹摸著要做一個“趁”的人,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你的言語。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默想你的話語。
↓與弟兄姊妹們一起用飯是件最快樂的事情
↓今天主日聚會,三峽召會有三位姊妹配搭服事傳遞餅杯
↓麗雲姊妹很細心的陪伴照顧這幾位青少年姊妹
↓主日最後一堂課是總展覽,戍珍姊妹分享,享受呼求主名,禱讀主話,真是喜樂滿足,經過這次訓練,更堅定所信的是誰,也摸著天可廢地可棄小排聚會不能不去,主日聚會一定要去
↓晴媄也宣告求主分別時間可以過正常召會生活
↓小姊妹們也宣告要做一個天天乎求主名,禱讀主話的人
↓佳君這次陪妹妹一起來受成全
↓抓住機會和李光弘弟兄拍照,大家都說秋宏姊妹瘦很多...
↓成全聚會結束,文婷姊妹邀我們一起去這裡喝咖啡
↓哇!原來神家裡的親人都在這兒,有中和召會的,有土城召會的,有樹林召會的,裡裡外外都是弟兄姊妹耶...
↓來吧!為著我們這兩天出代價所得著的乾一杯
↓二靈一靈年雖然快過一半,但主永遠是我們新的起頭,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這些以前最激勵我的話突然出現在腦海裡:「召會保護我」、「事奉成全我」、「異象引領我」、「恩典供應我」、「獎賞激勵我」,這是蒙憐憫半世紀服事主--梁宏用弟兄 一生跟隨主並事奉主的五大要訣...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癒系部落客 汪詩敏 自拍 李毓芬 上海 

兩個亞斯伯格孩子的故事
兩個亞斯伯格孩子的故事
亞斯伯格媽
亞氏星球社交課程
小P這學期最後一次去上高師大 「亞氏星球」社交課程活動,我因參加一場考試,由小P爸爸接送並在課堂上旁聽。這是一個集特教系志工同學及教授,動用很多人力及資源,大家放棄休假為孩子付出的一個活動,目的是希望協助亞斯伯格(以下簡稱AS)孩子最困難的社交人際互動課程。每次的活動都會介紹一位達人給AS的孩子認識,達人是由學有專精的教授來義務指導與介紹主題內容。這一次,小P及爸爸都期待著想聽聽看今天的達人會有什麼新鮮與驚奇的事介紹給大家。
通常,在達人活動後,便是社交技巧的教導,每位AS孩子將由幾位大哥哥大姐姐共同協助、輔導整個活動過程。到了中場休息時間不久,小P和另一個高二孩子一起玩,用手掐他的脖子(不是真的掐下去,因執行功能的關係致使這樣的孩子不知行為將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與無法預估推測),因這位孩子有觸覺敏感的狀況,突如其來的身體接觸,讓這位大孩子非常不舒服,直接的反應就是回擊小P往臉上打一拳,這一拳對所有在場的AS孩子而言,開啟了特別的學習之門。
*所有的發生都是一種學習
聽教授研究助理說,事情發生的很突然,前幾分鐘才教他們(AS孩子)不可碰觸別人的身體,如果被別人碰觸感到不舒服時,一定要向對方說明,並且也不可任意碰觸別人的身體。但是,休息時間不到幾分鐘,事情就發生了,而且,來得太快,快到大家措手不及。
等在教室後頭的小P爸爸往前移動觀看,倒在地上的小P已經被旁邊的人扶起來,助理及爸爸即時帶小P做清洗及處理,小P爸爸觀察傷口判斷需要縫合,緊急帶去醫院處理傷口,小P的左邊嘴角上逢了三針。
事後,小P爸爸跟我提到,當他一出高師大的大門時,心裡就決定還要載孩子回來繼續學習未完的部份,他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孩子來到高師大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社會技巧,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孩子要透由這個事件的發生來學會如何和人的互動,這也是一種機會教育。
觀看地上的血漬,其他孩子終於明白小豬受傷了,最棒的部份是小P爸爸帶著小P再度回到教室之時,今天這堂特別的課外課才算真正開始。
*實地演練所學之社交技巧
教授及助理藉此機會教導這群AS孩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其他孩子該如何適時地表達對小P的同理心(因為同理心上一堂才剛剛教過,這部份是不容易的課程)。孩子們一個個輪流對小P說出關心的暖暖話,一群AS的孩子共同靠過來關心小P的傷口,而且關心的柔軟話語比你想像得到的都還要好,誰說他們沒有同理心呢?
只見有人說:
小A:小P,都沒有看見到你喊痛,你好勇敢喔~
小 P:我經常在學校被圍毆,司空見慣啦!(不知這是該高興他的EQ很高還是該苦笑!)
小 B:小P,你這樣不能吃好吃的東西喔~好可憐喔~
小 P:剛好減肥 !
大Q:小P,我打你我也好痛啊 ! (誤傷小P的孩子)
小 P:哪裡痛?
大Q:這裡痛!(指心的部位,泛著紅眼框說話)
雖然我是聽研究助理在描述整個過程,但是內心非常的感動,這是一位多麼真誠有愛的孩子。而小P一點也不對這位孩子生氣,我再強調一次,是一點情緒也沒有,仍舊和大家一起參與活動直到結束,孩子展現連一般人都少有的高EQ﹝Emotional Intelligence,情緒智商﹞,值得所有人為此拍手讚賞。
小P嘴角因為縫合的關係不方便張口說話,一站到台上,小P還是很積極的想發言談自己的感想,口齒不清的聲腔,惹得大家都感到有趣、可愛,鬆綁了大家因剛剛突發事件時的緊繃心情。
*疼惜亞斯伯格孩子
我非常心疼這位誤傷小P的孩子,他在小P去醫院的時候看到地上的血,意識到事態嚴重,深深表示後悔。小P再度回到教室時,研究助理詢問曾詢問這位孩子是否要跟小P及小P爸爸道歉,他表示願意。我心疼孩子的原因是孩子有衝動控制上的困難及觸覺上的問題,這是他腦神經上的關係所引發的,不是他的本意或預謀要攻擊別人,而且孩子也不會有這樣的動機,你如何去責怪因生物性因素而不小心犯錯的孩子? 這也非他所願啊!我想,他內心一定為此非常沮喪焦慮。
這樣的說法也許讓大家誤以為是在寵孩子或縱容孩子犯錯而找出來的理由,說什麼因為他們腦子上的問題所以不是他故意的,根本就是沒有教好,父母親的教法有問題!這些說法常常是身為AS家長最常遭受到的誤解。在瞭解AS孩子的特質之後,你會真正知道他們本質上那份善良的可貴,不會懷有蓄意害人的預謀存在,而他們透過教導可以慢慢學會很多社交技巧,幫助他們在生活上遇到的困境,只是這樣的技巧需要長時間不斷的累積,方可看出一些成效。身為家長的我們就在這樣一點一滴,一點一滴的教導及累積下陪著孩子一路顛頗成長,直到有一天再跌倒時,根本感受不到這是一種痛,而將這份痛當成上天恩寵所帶來的禮物來接受。
*我們都是亞斯伯格媽
當這位大Q孩子的媽咪打電話給我的時候,表示一定要到家裡來看看小P,從聲音語調中,可以聽出她心中不可預知的擔心與焦慮。我跟媽媽說,我們同樣地都有這樣的孩子,心裡也都很清楚亞斯伯格孩子遭遇到什麼樣困難需要我們協助。今天,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會一般人輕而易舉就擁有的社交技能,所以需要在高師大一起上社交課程彼此互相學習。在教養過程中,一路走來,孩子的狀況從來不會是一個零,只有少一點或多一些的時候。情況少一點時,我們在每一天過去的時刻感謝上帝、感謝諸佛菩薩,讓一天可以安然過去,慶幸這一天是幸運的,可以暫時放鬆。而當孩子因各種因素狀況多一點的時候,我們要窮於處理、教導、不斷不斷的提示、演練、直到精熟,之後,拖垮一身的疲憊攤在椅子上。在孩子還沒完全學會一些人際互動等等技巧,直到足以單獨應付日常生活情境之前,我們無法期待AS的孩子和一般孩子一樣不發生狀況。媽媽,沒有關係 ! 「早發生、早練習!早學會!」
一口氣和這位媽媽說了很多話,是來自我內心的疼惜,我在揣測大Q的媽媽此刻心情一定很自責,不願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充滿著想跟我道歉的心情,事實上,在電話中,她真的是一路的道歉個沒完,忽然,在這樣的道歉聲中,我內心升起一陣酸楚,其中有很多很多的不忍與不捨。 從我經常與亞斯伯格和自閉症父母相處及聽聞各種故事中,看到每位父母在一路陪伴孩子成長歷程,或多或少都曾經發生與人相處的狀況,正因為社會互動是他們核心症狀之一,加上很多人對此症狀不了解和不接納,所以才會令父母這般的辛苦和心力交瘁,朝夕憂心以致於常常繃緊神經,深怕孩子又出了哪些情況,一顆心常常是懸在半空中。大Q媽媽的道歉聲,讓我聯想到大Q媽媽背後隱藏多少的辛苦,這一段陪孩子成長的路上曾有多少次的道歉聲呢?
*亞斯伯格孩子的輔具是人
當孩子有行為及狀況發生時,是他們還沒有學會一些社會互動的技巧,這不是在過度包容或寵壞他們,而是你確實瞭解孩子有他的「不能」,而非他「不願意」。我們的孩子不是學不會社交技巧,只是無法用一般孩子的成長速度來看待他們,我們怎能叫小兒麻痺的孩子去跑馬拉松? 先天上的限制讓他們在社交能力上就輸人一截,但是「他們只是走的比較慢,不是學不會」,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需要同學、師長及整個環境的支持。孩子的隱性障礙,常常容易讓週遭老師及同學不小心忘了,忘了亞斯伯格孩子社會互動上種種困難而造成排擠亞斯伯格學生的現象或沒有給予協助,他們所需要的輔具是老師及周圍大人的介入。
*常人的一點點是亞斯伯格孩子的一大點
當小P嘴角上的傷口拆線時,我請大Q媽媽轉告大Q,小P已經好了,請他放心。為何我要做這個動作? 排除這是一般人會做的舉止之外,我的目的是希望讓大Q能夠放心,不因為小P的事件而自責過深,這樣的孩子,通常在很多感受上會「放大」,你給他一點點,對他而言,可能是難以負荷的「很大點」,我們難以想像他們內心與感官上所承載的重量是如何讓他們產生痛苦,因此,預想可能生的情況可以減輕孩子的焦慮及擔憂。大Q媽媽跟我提到,大Q很驚訝的告訴媽媽,小P的爸爸都沒有罵他耶 ! 我心想,大Q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被別人罵到臭頭? 有多少次是別人用力的拍手鼓掌? 哪個孩子不希望獲得別人的鼓勵與讚賞?
*需要靠一群人共同協助教導以及用愛與接納的孩子們
這個事件的發生,對兩位有衝突的孩子及在場所有AS的孩子而言都是一種難得的學習經驗。感謝高師大劉萌容教授及馬樂穎研究助理的契機引導和適時協助,還有一群長期辛苦的志工學生們共同幫忙,藉由大家的幫助和教導,讓這群孩子能夠漸漸的學習如何和人玩、和人聊天、如何學習一般人所會的互動方式,從中感受人與人在一起的那份情感與友誼,讓「感動」也發生在這群孩子身上。
※【亞氏星球】論壇網址 c點選進入
打人的人也會痛!你知不知道?
馬樂穎
(彰師大研究生&劉萌容老師之研究助理)
這是高師大劉萌容老師這個學期所舉辦亞氏星球活動的最後一次聚會,一如往常,藉由事先準備的活動主題孩子們與我們開啟了許多有趣、生活化的對話,當天早上我們主要是談到當有人觸碰到自己的身體,而自己會敏感、不舒服時,可以使用哪些策略適切地表達自己的感覺以及如何對他人做動作上的暗示。在每一位孩子分享自己最不喜歡被碰觸到的身體部位及過去的經驗後,我們與孩子們共同討論出一些他們喜歡且可以被他人接受的方式進行實例上的演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尤其是使用暗示的部份出現了千奇百怪的形式,逗得其他孩子哈哈大笑,我們再接著依據孩子們的反應做回饋,這是一段相當愉快的早晨談話!
但暴風雨前的寧靜總是令人容易鬆掉警覺的神經,當活動告一段落進入休息時間時,劉老師和我正在與大學部的學弟妹討論活動引導的策略,我聽到ㄧ位孩子的尖叫聲,猛然回頭看到的景象使在場的?ㄧ個人都傻了眼,ㄧ位較大的孩子(以下稱大Q)正對著ㄧ位較小的孩子(以下稱小P)大聲咆嘯著:「你再弄我你試試看!」我衝向前想將兩位孩子拉開問清楚時,小P已跑到大Q的面前與大Q用力地扭打在一起,接著便看到大Q一拳快速地發向小P的臉頰….接下來的部份都要打馬賽克做處理了。當場亂成ㄧ團,有些孩子傻著站在一旁、有孩子將眼睛矇著不敢看地上的斑斑血跡,小P摀著嘴趴在地上,幾名學弟妹分頭找清潔的用具、安撫其他孩子,劉老師試著將緊握拳頭、臉部脹紅ㄧ直喊著:「他掐我脖子!他威脅到我的生命!」的大Q穩定下來,我則和小P的爸爸將他帶到廁所做簡單的傷口清理,陪同小P走向停車場由爸爸帶他到醫院做傷口的縫合。走回特教系館的路似乎變得有幾公里這麼遠,我的腦筋ㄧ片空白,內疚的聲音盤據著整個思緒,心中ㄧ直想著:「怎麼會這樣?我們才剛講完一模一樣的事情!為什麼孩子還是在當下選擇了拳頭?」認知行為的社交策略還是敵不過亞斯孩子衝動時快速上升的腎上腺素,再加上他們本來對於他人意圖與情緒的理解就存在著困難,大Q不了解小P圈住他的脖子是想跟他玩,而小P也無法在當下判斷大Q已經很生氣了要趕快調整自己的行為與態度,這一連串的事件才會發生。
回到活動的現場後,劉老師已將所有的孩子安定下來,沒有任何的責怪,只是利用此次的事件嚴肅地和孩子們討論剛才發生的事件,分析出手打人與言語告訴對方的反應代價分別為何,以及教導以後遇到類似事件的行為策略,我觀察到大Q不發一語低著頭坐在位子上,我緩緩地靠近並拍拍他,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我:「大Q,老師們都沒有怪你,你不需要擔心以後老師們會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你。但是你對自己剛剛的行為有沒有什麼想法?」
大Q:「小馬老師,你可以不要告訴我爸爸嗎?」
我:「老師必須要讓你的家長知道這件事情,媽媽可以嗎?」
大Q:「媽媽可以。」
我:「大Q,對於小P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大Q:「我想他應該很痛,但他威脅到我的生命!」
我:「剛剛 劉 老師有針對這個部份說明了,那下次你會怎麼做?」
大Q:「我…不會打他了,要用說的。」
我:「一定要記得喔!還有你是不是應該對小P還有他的爸爸媽媽說些什麼?」
大Q:「道歉的話。」
我:「你願意跟他們道歉嗎?等下活動結 束後 老師陪你打電話好嗎?」
大Q:「好。小馬老師,打人的人也會痛!你知不知道?」(大Q紅著眼框)
我:「你的手我看看,哇!紅了一大塊!」
大Q:「不是那裡痛啦!是這裡!」(手指著心臟的位置)
我:「老師很高興聽到你這麼說,那叫做「心痛」,你為小P感到難過對吧?」
大Q:「嗯。」
我:「我相信等一下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接著學弟妹的活動帶到同理心的部份,有一位孩子問學弟:「老師,同理心在哪裡?看不看得到?」我們利用這個問題隨機將大Q的「心痛」感覺引導到孩子自己生活中常見的情境,例如有同學生病、考試考不好或者他人的情緒很低落等例子,正在說明的同時,小P在爸爸送醫縫合傷口後,悄悄地拿著冰飲料冰敷傷口溜回了自己的位置,我們相當感謝小P爸爸的明理以及將小P送回來的決定,因為這件事情需要一個具教育性的處理,扣著同理心的主題,我們引導孩子們一人對小P說ㄧ句話,有孩子對小P說:「你好勇敢喔!都沒有哭。」小P幽默地回答:「被打習慣了啦!」也有孩子安慰小P說:「你的嘴巴應該有好幾天都不能大口地吃東西喔!」小P回應:「沒關係,反正我該減肥了!」最後大Q酷酷地向小P道了歉,小P說:「下次打小力一點就好。」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還有下次啊!」
對於亞斯孩子類似打人與被打的事件我想在學校或家中等情境相信是層出不窮的,常聽到許多家長分享過去孩子在學校於其他孩子的肢體糾紛,一看到來自學校的老師、訓導處或輔導室的電話就感到膽顫心驚,而見到自己孩子劈頭就習慣性的打罵,總是有著許多無法預期的下一次。但如果了解亞斯孩子的特質,其實藉由有效的介入教學及是可以幫助孩子跳脫衝動攻擊的循環的,以下是劉萌容老師在活動結束後對大學部學生以及幾位家長在衝突發生現場處理的建議,簡要摘要如下:
*將孩子與衝突的對象立即地分開
亞斯孩子在情緒上來時,較容易停留在主觀的思考點上(認為是對方的錯、是對方先動手的),且需要較長的情緒平復時間。此時衝突的對象如果一直出現在視線中,變成了一個刺激的目標(SD),會容易使孩子的情緒再上升而產生其他連續性的行為。
*先同理孩子的情緒、不責罵
把孩子帶到安靜的地方,告訴他你知道他的感覺並使用一些舒緩情緒的放鬆策略,例如深呼吸、走一走等。
*不要用眼神殺死了我們的孩子
情緒反應極端且快速本來就是亞斯孩子的特質,當然有個別差異不是每一位孩子都是如此,但因為這是隱性障礙的部份,加上亞斯孩子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很聰慧的,所以當他們出現情緒的暴怒、失控時,外界很容易投以奇怪或不諒解的眼光,正如大Q的例子,當他冷靜恢復理智後,他開始環顧四週、焦躁不安,孩子是感受得到的!
*公正、客觀地處理孩子們的衝突
老師與家長須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帶進處理的過程中,這相當重要!接著等孩子冷靜後,告知他你要幫助他處理剛剛發生的事情,你會和他「一起」,降低孩子的焦慮感。接著要請孩子、衝突的對象以及幾位在現場的孩子分別說出當時現場的狀況,不能只聽某一方的說法,還要請孩子們分別說出自己對事件的「思考角度」及「感覺」。我們不對孩子的行為直接做對或錯的評論,讓孩子們自己說再引導到責任的歸屬。
*行為的反應代價
對於孩子的行為要告訴他可能的反應代價為何,例如:「必須要向對方有誠意的道歉」、「要自己掏腰包買禮物向對方陪不是」、「對方受傷時在學校的掃地工作可能要由你包了」或者是「其他的孩子需要向他道歉」等。不建議使用與事件無關的懲罰,如:罰站、抄寫課文、打罵等。
*教導情緒、意圖等相關的課程
亞斯的孩子們常在他人情緒辨識、自我情緒的表達以及理解他人意圖上有困難,而會產生衝突有十之八九都是因為誤解而產生,這個部分需要課程的介入。
*教導孩子衝動控制的技巧
如果對孩子多做些觀察,其實可以歸納出幾項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情緒的前事事件(antecedent),例如:被人不舒服地碰觸、遇到不公平的事件等。告訴孩子這些事件在每天的生活中可能是無法避免的,當這些事件出現時可以如何「因應」,以及發現自己想要生氣或心中刺刺辣辣的感覺出現時要怎麼做。變成簡單的口訣幫助孩子記憶,而這個部分的教學在下學期的亞氏星球聚會將會納入重點主題之ㄧ。
*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
從皮亞傑的道德理論我們知道孩子的道德發展會隨著成長由「他律」(外界的約束)進入「自律」(自我的約束)階段,轉變的關鍵是孩子藉由對他人的觀察以及自我經驗的肯定逐漸成型。但亞斯的孩子們因為易站在主觀的立場以及不了解「我不需要這麼做,我也可以肯定自己」這樣細微且隱性的的社會道德觀,一般兒童可藉由觀察和生活經驗自然習得這一點,但是對亞斯孩子而言,如果沒有人反覆灌輸,並提供機會練習,他們是無法理解的。所以提升他們的自我價值是很重要的一步。
最後我們在這次事件的省思是,孩子們本來就難免會有口角與爭執,他們需要在不同意見中的群體學會如何調適及自我保護,每一次的衝突如果能有很好的處理,其實對於孩子們而言都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很感謝這次事件發生時小P爸爸、媽媽的明理以及對大Q的寬容,這個事件對於小P、大Q、其他亞斯的孩子以及我們全體亞氏星球的工作人員都是很寶貴的一課,過程很痛,但是使我們產生了諸多新的檢討與反思,希望藉由這樣的文字呈現,可以對其他亞斯的孩子以及父母能有所協助!
後記
寫這篇孩子發生衝突事件的動機是因為身為亞斯伯格的家長針對孩子因人際互動中引發的衝突時有所聞,但是,如同我跟大Q媽媽說的,今天如果是孩子不小心去誤傷到其他孩子,別的家長不會放過我們,他會認為是我們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我們無法在一時之間讓對方信服,相信孩子是因為障礙及社會互動困難、辨識不清社會線索等等加上控制等問題形成的。這樣的事情也在小P身上發生過,小P的大動作,在一揮手間碰到剛好眼睛手術剛拆線的同學,讓這位同學又進醫院?了第二次線。雖然是不小心去碰到的,但孩子總是父母的心頭肉,心疼是一定會有的,所以,我也準備了要去接受責難的心情,帶著兒子趕在事發當天,第一時間去看眼睛受傷的同學。總之,一定要有誠意。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大Q媽媽也相當認同,徵得她的同意,將兩個孩子的故事寫出來,也請劉教授之研究助理針對事件的處理做一敘述,在能教導及防範的情況下,降低事情發生的狀況。
身為亞斯伯格媽的這群家長都不願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希望大家對亞斯伯格孩子多一點了解及認識,減少對這群孩子及家長的誤解,多給予他們鼓勵及支持,他們也會發展得很好。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海世博 空姐 王建民 猴硐 BY2 

了解自閉兒的感受與需求
了解自閉兒的感受與需求 【聯合新聞網╱久周出版/提供】 2008.07.17 10:39 am 《自閉兒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愛倫‧諾波姆
久周出版/提供 書名:自閉兒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作者:愛倫‧諾波姆譯者:鄭淑芬出版社:久周出版 新書內容搶先看: 話說從頭身為自閉症幼童的母親,我最早學會的事情是,某些日子,唯一可預測的就是不可預測;唯一一致的特質就是不一致。自閉症很難纏,這一點很少有人會爭論,連一輩子都在對付它的專家,也不會有異議。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外表看來也許「正常」,但常會做出令人困惑且完全難以處理的行為。自閉症一度被認為是「無法治癒的障礙」,但隨著不斷累積的知識與了解,這個觀念正逐漸瓦解當中。每天都有自閉症患者向大家證明,他們克服或轉換了自閉症最難克服的特點,活出充滿活力與自我實現的人生。有些人甚至想要破除「治療」的概念。許多人都看到了二○○四年十二月、一篇出現在《紐約時報》的文章。就讀十年級、患有亞斯伯格症的湯瑪斯(Jack Thomas)用一句話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我們沒有病,因此不能被『治癒』。我們就是這個樣子。」在此,我和湯瑪斯的立場一致:當非自閉症的人(neuro-typicals)以他們的用詞框住自閉症患者面對的挑戰,等於在不知不覺中關閉了一扇門,無視於自閉症患者所有可能的發展。我在《自閉症亞斯伯格文摘》(Autism Asperger’s Diges)的專欄正是以此為箴言。我在一篇二○○五年刊出的專欄文章中,要求父母簡短寫下孩子最令人頭痛的行為,然後用正面的字詞改寫。你的孩子是與人疏離,還是能獨立做事、自得其樂?他是很魯莽,還是富有冒險精神、願意嘗試新的經驗?他是有潔癖,還是具有優秀的整理技巧?他老是用問不完的問題來煩你,或者只是因為對周遭的世界很好奇,又很堅持?我們為什麼千方百計想要矯正「固執」的孩子,卻又欣賞那些「堅持」的人?這兩個字,不都是「拒絕停止」的同義字嗎?我最厭惡以下這句話:你的孩子是「因自閉症而受苦」,還是「與自閉症共存」?選擇「共存」,不要選擇「受苦」。一開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基本上個性溫和、但不會用言語表達的孩子,不時會出現拉扯頭髮、像貓咪一樣亂抓,以及丟家具等暴力行為;只在社交上有必要時才穿衣服;常用手遮住耳朵,以肢體表現逃避教學和娛樂活動;總是在錯誤的時刻大笑,對於痛苦和冷熱的感覺,也和一般人不同。布萊斯三歲時,由一個公立學校的早期療癒小組(early intervention team)確認為自閉症患者。我在第一次會談起迄的期間,就經歷了悲傷的五個階段(註)。在此兩年前,我的大兒子已被確認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接下來可能必須面對的治療、社會障礙、永遠不能鬆懈的警覺,以及精疲力盡,對我而言並不陌生。剛開始驅使我行動的,是赤裸裸的恐懼。我無法想像,若我沒有盡一切力量讓布萊斯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等他長大,身處在一個我不能隨時在他身邊的世界時,他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監獄」和「無家可歸」這樣的字眼不斷出現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我連千萬億分之一秒都沒有想過,要將他的未來交到專家手上,或者奢望他「長大就好」。他的人生品質危在旦夕,而失敗絕對不是我的選項。每天早晨,我就是抱著這樣的念頭起床,去做我為了他所做的那些行動。時間往前推移,來到世紀之交。在一次學校集會中,可愛的一年級學生一個個依序走到麥克風前,回答這個問題:「新的千禧年,你想要做什麼?」「足球明星!」是熱門的答案。除此之外還包括了:「流行歌手!」、「賽車選手!」、「漫畫家、獸醫、消防隊員!」布萊斯仔細思考了這個問題:「我只想要當大人。」掌聲響起,校長語重心長地說:「若是有更多人嚮往布萊斯所嚮往的東西,這世界會更加美好。」以下是我深信的真理。你的孩子得了自閉症,不代表他、你,和你們全家不會有完整、歡樂、充滿意義的人生。你或許會害怕,但戒慎恐懼之餘,請鼓起勇氣,相信這件事:我們能夠帶領孩子達到何等成就,就看我們配合孩子的獨特性,做了多少選擇。伊佛朗(Nora Ephron)的作品《心火》(Heartburn)中,主角說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她說:當夢想粉碎成千百萬片時,你可以跟著粉碎,也可以再給自己一個新的夢想。有些讀者可能是自閉症世界的新鮮人。我要對你們說:自閉症本身並不可怕。不了解它、周遭沒有了解它的人、沒有為你的孩子尋求確實存在的幫助,那才可怕。你的旅程才剛開始,而我們也不否認,這段旅程將十分漫長。在你開始任何一段漫長的旅程前,多少都要對路途有一些了解。那就是這本書的目的:將一路上可能會遇到的路標標示出來,讓你先稍微熟悉一下,等實際遭遇時,就不會覺得那麼陌生與害怕。有些讀者已經很熟悉自閉症帶來的挑戰,我敢說許多人也已經有了幾處令你驕傲的傷疤。這本書可以代替你和你的孩子說話,因為有太多人需要聽到你想說的話,例如:老師、父母、兄弟姊妹、親戚、保母、教練、公車司機、同伴的父母、兄弟姊妹的朋友、宗教人士、鄰居。把你想說的話傳出去,看著骨牌一張張倒下。這本書會讓自閉兒周遭的人,對自閉症最基本的特質有簡單的了解。這樣的了解,對於孩子是否有能力擁有豐富而獨立的成人生活,具有極大的影響。自閉症是種極度複雜的障礙症,但從我的經驗來看,它的各種特徵主要可分成四個基本範疇:感覺處理障礙(sensory processing challenges)、語言遲緩和損傷(speech/language delays and impairment)、模擬兩可的社會互動技巧(elusive social interaction skills)以及幼兒全人(whole child)/自尊議題。這四個領域都非常重要。原因如下:感覺處理障礙:這是無法逃避的問題。當孩子周遭的環境隨時充滿不愉快的感覺刺激和意外,我們不可能期待他能吸收任何認知和社交上的知識。你的大腦會同時過濾成千上萬筆感覺的資料(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等等),但他的大腦做不到,訊息會統統擠在他的腦幹,他等於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處在類似因塞車而憤怒的情緒當中。想像你自己陷在車陣中,不耐煩的情緒逐漸升高,卻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的處境。這就是孩子的感覺。語言遲緩和損傷:沒有適當的表達方式,孩子的需要與欲望就不會得到滿足。必然的後果就是憤怒與挫折,而非學習與成長。不論是透過言語、圖示、手語或旗語,或者是輔助性的器材,溝通的能力都是一切發展的基石。社會互動技巧:人與人的相處,會有許多模擬兩可和短暫的互動,不同的文化對此會有不同的需求,即便是同一個文化,在不同的情境下也會有不同的需求。缺乏這些技巧,會讓孩子受到嚴重的孤立。患有自閉症、無論如何就是「不懂」的孩子,不管是在理解或是在執行上,都像是在洶湧的浪潮中,孤單地划著船槳。幼兒全人/自尊議題$: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其優缺點。我們希望能被完整的接受與欣賞,而不是任由他人像挑櫻桃一樣,有優點才被挑撿起來,有怪癖就受到嫌棄。自閉症的孩子確實需要有技巧的引導,讓他在更寬廣的世界中占有一個自在的位置,但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朝這個目標努力,跟「修正」孩子並不一樣。他們已經擁有許多值得讚賞的特質,我們也要像希望別人完整接納自己一樣,用愛來引導他們。布萊斯建立了穩固的自尊,好不容易適應了他的生理狀況,並且不斷地擴展自我表達的能力,這些都為他未來的路打下了穩定的根基。基礎打好了,社交與認知上的學習隨之而來。他的人生愈來愈順利,我的人生也跟著燃起了希望。每一年,都有令人欣慰的日子:他在全市的游泳比賽中獲獎;他又唱又跳順利演完《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中的爺爺;他第一次騎上腳踏車;我們擔心沒人會來參加他的生日派對,結果來了四十個人;他順利完成第一次童軍野營時,興高采烈的樣子;他終於鼓起勇氣,邀請他從幼稚園就很欣賞的女孩參加襪子舞會,成功之後掩不住的興奮。事實上,我慢慢了解,就算辦得到,我也不願意改變他。我不想去除他屬於自閉症的那部分。我只希望他保有原來的樣子。我們剛剛討論到的四個領域,雖然對自閉症的孩子來說都很常見,但別忘了,自閉症是一種程度不等的障礙症。沒有兩個(或十個、二十個)自閉症的孩子是一模一樣的。每個孩子在這個程度不等的範疇內,都站在不同的點上。而同樣重要的是,每位父母、老師和照護人員對這些症狀的了解也各有不同。不管是孩子或大人,都各有其獨特的需要。正如組成電視影像的數百萬畫素,每個牽涉其中的人,都是一個複雜的複合體。也因此,成功沒有單一祕訣,而引導、教育及珍惜自閉症的孩子,也將會是一份持續不斷的工作,沒有多少時間能夠得意自滿。著名的歌劇女演唱家席爾絲(Beverly Sills)育有兩個具特別需求的孩子,她曾說:「通往任何值得到達的地方,沒有捷徑。」確實如此。不過至少在路上會有發現的喜悅。旅程指南已經在你手上了。我們上路吧。註:這五個階段分別是: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 【2008/07/17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推薦序  與自閉兒一同走向學習之路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家長委員會(南區)會長  許鈺玲
很高興能看到一位結合實務經驗、觀念正確的家長具體指出建議及教法,將教養自閉兒過程的菁華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教育人員及父母。身為家長,在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的那一刻起,不只孩子需要面臨這個症狀本身帶來的痛苦,我們也必須被迫去經歷一條從未走過的路,一條不在我們人生中設定的路徑。悲傷調適的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納」只是一個起點,家長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了解孩子真正的「不能」在哪裡,以及更多你從未想過接踵而來各式各樣的問題。
「悲傷是真實的。但跟孩子有自閉症的事實比起來,陷在悲傷裡才是真正的悲劇。」當我們一路滑下谷底的同時其實可以問問自己,究竟打算在谷底待多久才願意走出來。這段與自閉症共存共學的歷程,需要經過時間去發酵、轉換,在學習中開展了父母內在生命的意義,一如作者所言,這是驕傲的傷疤。
藉由作者愛倫‧諾波姆敏銳細微的觀察,一一道出孩子真正存在的困難與需要協助之處,本書中有幾個特點值得一提:
一、重新建構自閉症的觀念
書中提到很多重要而珍貴的觀念,例如,在第一章作者企圖為「自閉症」這個名詞重新定義做出努力,讓大家認識到平時慣用的語言是如何綁住我們的思想,如何做才能正確看待孩子的一切,去除「自閉症」這三個字所帶來刻板印象的限制與誤解。
作者強調孩子就是孩子,對孩子而言,我們最先看到的是一位「孩子」給我們的印象,或任由「自閉症」這個先入為主的名詞造成我們的偏見?開始用有限的自閉症常識評斷孩子的一切?哪一個會先出現?愛倫‧諾波姆說得很棒:「我是個孩子,我有自閉症。自閉不是我唯一的特質。」或許,我們會不小心走入習以為常的陷阱中,但可以從現在漸漸做出一些改變,不被刻板印象蓋住我們的心,也限制我們對孩子能力的期待。
二、指出孩子令人費解的感官問題
作者巧妙活潑的使用譬喻方式,從五個感官和本體覺等,嘗試讓我們了解什麼叫做感官負荷,如何揣想孩子在生活環境中遭遇的困境,為何小小的問題會癱瘓孩子整天的活動。有時,孩子的情緒是由環境中感官過度刺激反應引起,記得有位亞斯伯格青年提到,當風吹到他手臂皮膚時,那感覺有如刀刮,這是「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我們很幸運都能成為一般人,輕鬆便能擁有正常的感官功能,所以請試著體會孩子們正遭受的痛苦,並給予適度調整。
三、重視家庭功能的完整性
我個人經常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父母,家中有自閉症的孩子,較容易將所有焦點放在這位孩子身上,因為孩子迫切需要協助,也因此我們被「自閉症」這三個字扣得緊緊的無法鬆懈,隨時處於備戰狀態,忽略其他家人及自我照顧部分。想想,我們將要留給小孩什麼樣的家庭印象,而這樣的印象可能是畢生難以抹滅?有這樣的孩子不代表我們不能再有歡樂,或必須忽略生活中的美好,反而要以家庭功能正常運作的大圓圈來彌補那個小缺口。
四、將焦點集中在孩子所有好的行為上
去接受孩子本質裡的優點是需要學習的,將任何想教會孩子的能力切割成小步驟小步驟來執行,正向看待孩子「能力可以」完成的事情,即使它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也要將焦點放在上面,回饋他的小成就。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不必擔心犯錯又可掌握成功學習體驗,點點滴滴累積成功經驗的存摺,可為孩子帶來更多自信心,這將影響他對這個世界的感受與學習動力。
五、容許孩子有自己的成長時間表
假使能夠想到孩子只是依照自己設定的速度,走得比較慢一點,一如灑一把各類種子埋在土裡,有的早發芽,有的晚收成,這樣的思考模式可以讓事情變得容易多了,因為了解及愛讓我們接受現狀中他的一切。有時候,需要調整速度的人是我們。
這本書指出一條家長及教育人員可以達成的希望之路與目標,深入淺出的文字使閱讀者能即刻上手進入狀況,了解自閉兒的世界。孩子周圍的人,對自閉症有無正確的認識與觀念,對未來的成長及發展將有關鍵性的影響。
回到書中最初印象深刻的兩行字:「獻給康諾及布萊斯  因為你們倆把我調教得這麼好」。
看到這些字也許有人感到疑惑,沒錯!就是這樣!在經歷一段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確實有不少 家長及 老師深得其中三昧,這是孩子帶給大家的魅力與特別的禮物,你得親自走一趟這個旅程才能體會,一如本書在結尾時,教師助理員回顧多年輔導作者兒子布萊斯的過程說過:「以前,我以為是我在教他,現在回頭看,其實是他在教我。」同樣的話,南台灣幾位特教老師也曾對我提過,我們正與自閉兒一同走向愛與學習的希望之路,大家一起來努力吧!
資料來源:久周出版社 《自閉兒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

 

林家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